新聞中心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行業新聞
新材料 新能源 新生活
儲能大時代 鋰電大機會
編輯: 更新于:2022-06-23 12:00:00 閱讀:

“電芯價格上漲阻擋不了儲能的發展熱情。今年至今,儲能系統均價提升至1.6-1.8元/Wh。據調研預測,2元/Wh應該是今年上限。”張小飛博士如是表示。

目前,全球儲能前三大裝機市場美國中國和歐洲。根據2021年的公開資料,美國的儲能裝機量為13.1GW,中國為9.2GW,歐洲為2.7GW。據高工產業研究院(GGII)預測,到2025年,中國儲能裝機量將超過美國,將分別達到30GW、27.9GW。而歐洲在2025年也將達到8.1GW。

6月17日,2022年高工儲能產業峰會在常州茅山國際會議中心開幕。1300余名產業鏈企業領袖、高層及行業人士圍繞“碳中和開啟儲能大時代”進行深度探討。

鋰電是儲能大時代主流

“在儲能大時代,鋰電才是未來儲能電池的主流。”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發表“儲能大時代,鋰電大機會”主題演講談到。

張小飛表示,未來的鋰電儲能空間非常大。鋰電池是商業化程度最高的新型儲能路線,液流、壓縮空氣等長時儲能裝機加速。2022年Q1儲能新增裝機為6.7GW,其中鋰電池儲能4.2GW。2022年Q1出貨不及預期,但全年出貨有望增一倍。

“無論是新型儲能還是過去的儲能模式的發展都非常快,不僅國內如是,美國市場也增長迅速。”張小飛表示,美國現在電力情況比較糟糕。比如去年他訪問美國時,就親歷德州電力系統在一次冰雹中損毀嚴重的情況。目前美國等國外市場對儲能的巨大需求,也是國內企業更大的機會。

鋰電池儲能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具備三個明顯特征:1)產業鏈配套成熟,規模效益明顯;2)綜合性能優異,投資成本較低;3)工期短,可快速配置。在這樣大好的發展形勢下,據GGII預測,2025年,國內儲能企業出貨量將超325GWh以上。

2022年,鋰電儲能暴漲趨勢明顯,逐漸出現三個發展趨勢:1)共享儲能電站需求爆發。2022年1-4月,國內128個共享儲能電站,共26.8GWh;2)鋰電儲能電站進入吉瓦時代。據初步統計,2022年以來,儲能電站的的規模逐漸以GW為主。3)國內企業加速“出海”,進入百兆瓦級訂單時代。據不完全統計,2022年以來,南都電源、廈門海辰、科陸電子、天合儲能等“出海”步伐明顯。

電芯端,寧德時代的出貨量仍遠超其他電芯產商,未來2年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,成本與技術是核心競爭要素。但2021年新出現的一些電芯玩家,表現強勁。比如海辰儲能廈門基地、重慶基地規劃產能已達135GWh;瑞浦蘭鈞、楚能新能源等也有超百GWh的產能布局。

在大型儲能電站、戶用儲能、便攜式儲能等發展提速同時,儲能系統集成端逐漸呈現高效化、高集成化、高安全三大趨勢。
據GGII統計,2021年儲能系統出貨量排名前十五名企業分別為:陽光電源、比亞迪、寧德時代、海博思創、南都互聯網、中天科技、采日能源、南瑞繼保、東方日升、平高儲能、電氣國軒、慧峰聚能、天合儲能、科陸電子、智光儲能。據悉,這些企業在一體化、集成化等方面展開布局,具有較強競爭優勢。

但總體而言,儲能系統集成企業端競爭格局尚未成定局,一體化企業在短中期內擁有更大競爭優勢。

“劣幣驅除良幣”客觀存在

張小飛指出,儲能高歌猛進的同時,“劣幣驅逐良幣”客觀存在,商業模式有待進一步成熟。

從電池組供應商來看,系統集成商要求質保條件要求嚴苛,電池容量一致性難以滿足;國內部分業主壓價嚴重,準入門檻低,梯次與B品電池充斥市場;

從系統集成方來看,責任事故界定不清,電池、BMS、EMS、PCS多方供應商扯皮現象頻發;電芯成本高漲壓縮項目毛利,下游項目取消/推遲;國內部分業主對初始成本重于度電成本,迫使集成商低質量降本;

從業主方來看,電芯成本瘋漲嚴重削弱項目收益率,投資觀望情緒濃厚;電化學儲能資產起火爆炸事故難以徹底杜絕,安全性問題;各地參與電力市場準入政策配套不完善,現階段商業模式不成熟。

從電網側來看,儲能項目大規模并網影響電網穩定性;儲能大規模并網的管理經驗、理論積累與調度理念有待改變。

張小飛表示,針對儲能劣幣驅除良幣亂象,未來的破局之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:第一加強產業鏈合作與整合,合理疏導成本;第二,更新儲能系統、電池模組、PCS、BMS等核心零部件行業標準;第三,推動行業投資由低初始成本向低度電成本轉變。




頁腳廣告位
頁腳廣告位
CopyRights ©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甘肅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隴ICP備17005897號 公安備案甘公網安備 62040302000008號 法律聲明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
抖阴最新app下载_抖阴最新版app免费下载_成版人抖阴app下载污视频